在澳门回归祖国的千禧之年,在全国莲花展隆重开幕之际,应澳门海岛市政局邀请,江西省女画家协会会长卜翠敏女士在澳门同时举办《莲界重辉》诗画作品展览——佛像艺术系列、《圣莲华》美术作品展览一一荷花系列。以莲为媒,以书画寄情,为澳门回归祖国表达了炎黄子孙爱国爱乡之情怀。
人们用喜悦的心情去欣赏《莲界重辉》诗画展,女画家卜翠敏20年来创作的佛像之精品,许许多多的观音菩萨都蕴含着诸多不可言说和言说不尽的美,你只能沉浸只能感受和陶醉,一任生命深处的情感汹涌而不能自己,你才会明白,你面对的艺术自有其神妙之处。这是她创作的一百多幅佛像中挑选出来的精品,这批观音佛像造型生动,形态各异,在同一题材中无一重复。数量之多,质量之高,实乃大家所为。
《圣莲华》展览所展示的荷花更是个性鲜明、痛快淋漓,画间字里处处充满着生命的气息,充满着当代男性艺术家的粗旷、豪放的笔调,女性的细腻和柔润,可谓大朴不雕,是一次成功和实力的受检。
卜翠敏。法名觉欣,1947年11月出生在杭州钱塘江畔。波光粼粼的钱塘江水给了她勇往直前的胆略和百折不回的精神。她为人纯朴慈善,多才多艺,她所涉足的中国画仕女、人物、花卉、佛像、漆画、竹刻等领域都获得了成功。画如其人,卜翠敏的画风具有清雅、自然、潇洒的艺术风格,是一位诗画并茂,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中青年女书画家。
卜翠敏就职于江西省工艺美术研究所,长期从事艺术创作,早年曾从事民间工艺美术,对竹刻、烙画、翻簧、漆画均有较深的研究。七十年代初,下放到江西靖安县城,当时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,可她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渴求,她不失时机的写生、收集,创作了许多生活气息浓厚的白描花卉,为人物画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她自幼爱好文学,创作了不少诗歌散文,以倾诉自己的心曲。作为画家诗人的卜翠敏,她谙悉中国画传统的根基,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,唐诗宋词元曲,无不涉猎,从中得到收益,深刻领悟中国文人画的特征,并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笔墨的精华,凭借自己良好天赋和勤奋努力,有机地将民间艺术与传统艺术融会贯通,逐步形成了自己高贵典雅、清晰自然、朴实无华的独特艺术风貌。
卜翠敏自80年代初开始对观音菩萨、佛像、石刻造像等进行了创作和研究,为了全面、生动、形象正确地创作观音菩萨的绘画,20年来她先后到过龙门、敦煌、普陀、乐山等石窟寺庙及全国名山大川拍摄和写生,收集了大量的佛像、泥塑、铜佛、木刻、石刻等各种佛像造型资料,购买和参阅了许多的史料书籍以及考证了许多佛教国家对佛的造型、表现手法以及艺术风格。卜翠敏对佛的塑造,有取有舍,博采众长,充分地表达了禅的意境,在真与幻、梦与醒之间,显示出迷人的魅力。
翠敏形成了自己画佛像观音菩萨的鲜明特点。如她的《送子观音》,此画画幅还是很大,却十分耐人寻味,造型准确,比例适中,线条优美流畅,色彩浓淡恰到好处,观音神态安祥地站在莲花座上,手抱童子显示出人间的真善美,预示着未来的世界五彩缤纷。她的《祥云观音》在霞光的照耀下,观音菩萨静坐在仙L“仙境的祥云之中,高山危岩下仿佛在倾听清泉鸣晌,远处隐隐约约可见一片紫竹和祥云。
她的《千手千眼观音》显示出作者用功极深,匠心独运。她采用长方形构图,莲花座略施色彩加上装饰手法,稳重独立,那千变万化的佛的手势无声地传达着宗教的涵义、佛的语言。佛像的左右上方两个角配上两只吉祥的鸽子,预示人们需求安泰和平,再加篆书对联协调一致,古香古色,优美耐看。用作者所写的诗句“这不仅仅只是一幅绘画,也不仅仅只是一种信仰,这是沙漠尽头的绿洲,这是冰川珠峰的登攀,这是胸怀、气度与风范……”
她创作的荷花与佛像观音是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,许许多多的观音菩萨恬静空灵、清灵细腻,而荷花则充满着生机活力,其画风痛快淋漓,不亚于当今男性画家的生辣苍劲。如她的荷花《人醒花如梦》采用泼墨写意的手法,大胆地用人们不常用的朱笔画出一块较大的石头,打破荷杆直线的单调,求其变化,使画面生动活泼,相得益彰,协调大气,是一幅难得的成功之作。又如《朝霞》则采用了工笔写意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,虚实浓淡,形成了清晰典雅与粗旷奔放的强烈对比。加上几笔墨竹更显得君子风范。
称卜翠敏为江南才女是一点也不过分的。她创作的磨漆画技艺精湛,色彩斑澜,构思巧妙新颖,她的代表作《千里共婵娟》、《知音》、《格格》等先后参加国际博览会,在法国、秘鲁、中国工艺美术馆、香港、杭州等地展出,由文化部选送到外国大使馆、尼日利亚等国美术馆收藏,并编入《中国江西漆画》专集。
参加了全国四大名楼之一“滕王阁’,大型磨漆壁画《百花百蝶》的绘制。1995年她代表江西省艺术界出席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,专题片《女画家卜翠敏》被美国斯科拉电视网转播,艺术业绩入编《世界名人录》、《世界美术家传》等。 |